9月6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与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共同承办。旨在推动国内外业界加强交流合作,分享质量认证优良实践经验,提升质量认证服务水平,促进国际贸易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柯良栋出席并致辞。
论坛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质量认证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优良实践”成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等众多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联合合格评定机构共同发起倡议。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主持论坛。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唐 军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唐军在致辞中指出,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中承担信用评价证明功能的现代服务业,为促进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质量认证将坚持“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提高市场准入便捷度;进一步做优做强质量认证服务业,打造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紧密衔接的质量认证服务链;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互认水平,促进国际贸易畅通便利。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柯良栋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柯良栋在致辞中指出,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实现市场国际共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大有可为。围绕合格评定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宣传推广服务贸易相关国际认证制度,积极建设服务贸易机制平台,主动参与服务贸易相关合格评定技术研究制定。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舒印彪
舒印彪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作为全球现行应用最广的多边互认协议,IEC合格评定体系大大减少了产品重复性检测,降低了进入市场的成本,显著提高了进入市场的速度。中国要借助国际标准化组织平台,加强国际标准创新和认证认可的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与认证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主任 肖建华
肖建华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认可积极发挥国际互认促进国际贸易的桥梁作用,认可规模和认可制度齐全性位居国际同行前列,通过国际认可多边互认体系,为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取得国际承认、帮助中国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支持。
全球食品安全倡议( GFSI) /消费品论坛 (CGF)总监 艾瑞卡·谢沃德
艾瑞卡·谢沃德在视频演讲中指出,GFSI承认的第三方认证结果,是为世界各地消费者提供安全食品的基础要素,旨在简化全球范围内合格评定流程,并通过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以实现基于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愿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正司级) 薄昱民
薄昱民表示,中国充分发挥质量认证作用,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优良的实践成果。对接国际规则,全面提升我国质量认证国际化水平;广泛开展合作,服务贸易便利化取得明显成效;搭建信息平台,打造服务贸易便利化新生态;实施“三同“工程,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许增德
许增德指出,在助力国际贸易发展中,质量服务行业要融入发展新格局,要发挥我国市场和货物贸易超大规模优势全面提升质量服务竞争力;要发挥质量服务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和“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核心作用,促进我国与FTA有关国家规则标准的软联通;要把握“数智化”发展新机遇,跳出行业看发展。
SGS集团全球产品认证业务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地区首席认证官 马克·洛曼(Mark Lohmann)
马克·洛曼在视频演讲中指出,近年来,中国最亮眼的未来规划是经济节奏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国将致力于技术提升将产品做精做细,这也是最符合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思路,靠科技兴国,靠质量认证来保驾护航,质量认证正是秉承着这一社会使命感,帮助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更互联的世界。
发布《合格评定促进国际贸易北京倡议》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会长朱光沛领读《合格评定促进国际贸易北京倡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联合合格评定机构共同发起倡议。